欧意交易所app下载最新版

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技術文章 > 化工廠內35kV變電所自動化系統如何實施
產品中心products

化工廠內35kV變電所自動化系統如何實施

文章更新時間:2024-04-02 點擊量:140
  35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設計,主要遵循電網調度自動化的整體需要,其配置、功能要滿足電網安全、經濟、信息分層傳輸、資源共享等要求。本文以35kV及以下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設計為指導思想,對設計工作進行相關討論。
 
  引言
 
  化工廠內35kV及以下區域變電所的建設是工廠內非常關鍵的項目,在建設過程中,由于技術要求高、投入資金大、電力設施較多等因素,對變電所工作人員的各項能力有較高的要求。因此,管理部門要提高變電站的運行和管理水平,使其達到自動化,從而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可靠性和經濟效益。
 
  在此背景下,新型微型二次裝置的使用及對傳統分立裝置的替代,使保護、控制、監控、遠動等多種功能得以加強,實現了設備和信息的共享,使變電站設計布局更趨于簡潔、緊湊,運行也更加安全、可靠。變電所集成控制系統采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,改造原有的二次設備結構,對系統結構進行大幅簡化,不僅實現了數據共享,而且其布線結構更加簡便、二次設備占用空間更少,使得35kV以下變電站呈現全新的面貌[1]。
 
  1電氣主接線的方案解析
 
  主接線應該以工作可靠、簡潔明了、易于使用為原則,并且具有發展空間。設計方案為35kV接線兩回為主的變壓器進線和內橋線路,10kV母線采用母線分段配線,10kV出線25條線路,其中2條電容補償線路,10kV線路全部為高壓真空斷路器。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方式是35kV側無接地,10kV側的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,10kV側均為電纜出線。因此,在10kV側均為電纜,故而采用消弧線圈進行補償。由于10kV主變側無中性點,故采用了變電站與消弧線圈共用的接地變壓器,并可以調整各消弧線圈的容量。本方案以300MVA的短路能力為基礎,對短路電流進行了分析,確定了裝置的選型。
 
  主變壓器選用有效節能、低損耗、有載調壓變壓器(S11-35型),容量按供電地區的實際負載及計劃負載而定,變壓器容量為20MVA。35kV裝置采用全封閉的復合絕緣金屬鎧裝式開關柜,箱體內部裝有高壓真空開關,主變壓器是三相雙繞組自冷卻風機有載調壓變壓器S11-20000/35,其阻抗電壓Uk%=8.35±3×2.5%/10.5kV。10kV裝置采用金屬鎧裝移動開關柜,箱體內部裝有高電壓的真空開關。從測量準確度的角度來看,變壓器的測量精度都達到了0.2s級。10kV分段母線配有一套并聯電容器和一套消弧線圈設備。
 
  在大樓樓頂安裝接閃網,以防止直接雷擊。在35kV、10kV母線、電容器、10kV出線等處,采用具有優良防護性能的金屬氧化鋅避雷器。35kV區域變電所的調度和管理工作,應當將遙測、遙信、遙控等信息發送到上級220kV變電站。將公用的測控設備,集中于電力監控室內。電力供應采用SBH15-M-630/10變電站的10kV變壓器,并將其與10kV的母線相連接。整個變電所里都安裝了工作燈和意外燈,在斷電情況下,應急照明電路可自動轉換到EPS供電系統。
 
  2 35kV變配電所主接線方案
 
  通過對各種有關數據的分析,發現采用低損失的節電變壓器是減少電力損耗的有效途徑。當電壓偏差達不到規定值時,35kV降壓變電站應優先選用有載調壓變壓器。35kV變電站的主接線通常為單母線、單母線分段、雙母線接線、單元接線、內橋、外橋,具體的實現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[2]。35kV變電站的主接線,需要依據變電站在電網中的地位、進線和出線回路數量、設備特點和負載特性來決定。同時還需要滿足供電可靠、操作靈活、操作維修方便、節約投資以及方便擴建的需要。
 
  變電站的主要線路應滿足安全可靠、靈活、經濟的基本需求。其中,安全包含了設備和人員的安全。可靠度應符合一級負荷和二級負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。靈活運用小的開關,可適應多種工況,維修時使用方便,并可以適應負載發展,方便擴展,盡可能簡化接線,減少投資,減少占地,降低運行費用。35kV變電站一般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戶內式,另一種是室外式。戶內式操作簡單,維修簡單,占用空間少。而室外式的建筑成本較低,能安裝報警裝置,散熱狀況良好。由此可見,戶內式的優勢和室外式的優勢相輔相成,因為廠房占地面積有限,所以采用了戶內布局,即35kV和10kV配電裝置,主變壓器采用戶內安裝。
 
  3供電可靠性分析
 
  電力供應的可靠性是指不中斷的電力供應。電力供應中斷不但會對化工廠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,還會對設備形成損害,嚴重時會導致人員傷亡、發生爆炸,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。比如,電力供應中斷對主要生產設備的運行造成影響,嚴重時會導致關鍵工序的連續性,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,即便是恢復了電力供應,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。為了保證供電的可靠性,對這些關鍵的用電設備,需要采用雙回路的供電模式。保證供電質量,保證電壓波動的技術指標。
 
  交流電的頻率直接影響到交流電機的工作性能,而頻率的變化則會對其速度產生一定的影響。《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偏差》中,對50Hz額定頻率的交流電要求標準是其頻率與標稱值的偏差不允許超出±0.2~±0.5Hz,也就是±0.4%~±1%[3]。電壓限制是衡量電網質量的另一個重要指標。電壓偏差是指電氣裝置的實際電壓與運行中的額定電壓之間的差異。耗電設備對電壓偏差有一定的適應性,但當電壓偏差增大時,會影響電氣設備的性能,甚至會導致設備故障。例如,白熾燈在超過其額定電壓5%的情況下運行,則會減去一半的使用壽命。因此,國內對電氣設備的電壓偏差有明確的規定。如電機的電壓偏差不得超過額定電壓的±5%,燈泡的電壓偏差不得超過額定值的-3%和-2.5%。
 
  4變電站系統數據鏈路整體設計分析
 
  4.1綜合自動化系統結構
 
 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,分層分布式監控系統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,充分發揮和利用了計算機系統整體資源和效率,是目前監控系統的主流方式。該系統包括一個隔離層和一個站控層,該隔離層與站控層之間采用雙以太網相互連接。符合IEC61850標準。隔離裝置包括:I/0測控裝置、繼電保護裝置、多功能電表、低壓電動機保護器等智能化設備。通過通信管理器和以太網交換器將所有的智能裝置連接到站控層,所有的智能設備支持Modbus通信規約。在間隔層分別設置若干臺通信管理機,該通信管理機應采用嵌入式應用的工業通信計算機,所有的串口設備通過通信管理機(通信協議采用Modbus)和以太網交換機接入站控層,所有的以太網設備通過以太網接口與本地交換機連接后接入站控層,所有的通信接口具有隔離保護功能。
 
  站控層設備主要實現對各類監控圖像、圖形曲線的調用、控制指令的發布、各類報告、操作票、數據庫的產生、管理、打印事故報警、控制間隔層設備的打印、監控、管理、控制間隔層等,構成全站監控、管理中心、與遠程監控中心通信。站控層主要包括監控主站、工程師站、綜合應用服務器、數據庫服務器、保護管理工作站、OPC服務器、通信服務器、打印機、等設備組成。監控主站采用雙機熱備模式,正常情況下由監控主站完成整個變電所監控功能,備用主站處于熱備用狀態。當監控主站一旦出現故障,備用主機立即提升為監控主站,完成監控主站的一切功能,當監控主站恢復正常后,備用主機又將監控權交給監控主站,備用主站繼續處于熱備用狀態,雙機切換無擾動。
 
  4.2控制系統數據流
 
  控制系統按需要分為多層結構,分別為底層的設備層、間隔層、站控層。各層次內部及層次之間采用高速網絡通信,通信媒介為網絡線或光纖。
 
  平臺軟件按作業區、采油區、計量站的管理方式設計,與實際的管理方式吻合。同時還考慮到該系統是一個平臺,各個頁面采取數據庫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,非常適應第三方軟件的嵌入等擴展性。
 
  5安科瑞AcrelCloud-1000變電所運維云平臺
 
  5.1概述
 
  基于互聯網+、大數據、移動通訊等技術開發的云端管理平臺,滿足用戶或運維公司監測眾多變電所回路運行狀態和參數、室內環境溫濕度、電纜及母線運行溫度、現場設備或環境場景等需求,實現數據一個中心,集中存儲、統一管理,方便使用,支持具有權限的用戶通過電腦、手機、PAD等各類終端鏈接訪問、接收警報,并完成有關設備日常和定期巡檢和派單等管理工作。
 
  5.2應用場所
 
  適用于電信、金融、交通、能源、醫療衛生、文體、教育科研、農林水利、商業服務、公用事業等行業變配電運行維護系統的新建、擴建和改建。
 
  5.3系統結構
 
  系統可分為四層:即感知層、傳輸層、應用層和展示層。
 
  感知層:包含變電所安裝的多功能儀表、溫濕度監測裝置、攝像頭、開關量采集裝置等。除攝像頭外,其它設備通過RS485總線接入現場智能網關RS485端口。
 
  傳輸層:包含現場智能網關和交換機等設備。智能網關主動采集現場設備層設備的數據,并可進行規約轉換,數據存儲,并通過交換機把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端口,網絡故障時數據可存儲在本地,待網絡恢復時從中斷的位置繼續上傳數據,保證服務器端數據不丟失。
 
  應用層:包含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,若變電所數量小于30個則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可以合一配置。服務器需要具備固定IP地址,以接收各智能網關主動傳送過來的數據。
 
  展示層:用戶通過手機、平板、電腦等多終端的方式訪問平臺信息。
 
5.4系統功能
 
  用能月報;站點監測;變壓器狀態;運維;配電圖;監控;電力運行報表;APP監測
 
  5.5系統硬件配置
 
6結語
 
  化工廠區35kV變電所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,解決了傳統保護裝置無法與外部通信的不足,將控制、保護、數據采集、監控、數據傳輸等多個主要模塊整合在一起,實現了數據的共享。該系統包括保護裝置、數據采集裝置、事件和故障錄波裝置、控制操作閉鎖裝置、同步裝置、通信裝置、數據處理及記錄裝置和自診斷裝置等。
 
  近幾年,越來越多的化工廠區35kV變電所采用了計算機集成自動化,并且陸續投入運行,這也充分體現了化工廠區35kV變電所自動化技術的日趨成熟和的優勢,達到減人增效、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,以保障變電站可靠運行和提高經濟效益。
 
  參考文獻
 
  [1]黨延輝.35kV變電所綜合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與設計[J].河南科技,2013,1.
 
  [2]張健.35kV及以下變電所常見設計問題分析[J].安徽建筑,2021,4.
 
  [3]郭剛,謝曉東,等.煤礦采區變電所智能監控系統設計[J].自動化與儀器儀表,2022,6.
 
  [4]范維斌.變電所電氣設備安裝出現的問題探討[J].中國設備工程,2021,13.
 
  [5]朱中原.化工廠內35kV及以下變電所綜合自動化[J].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
 
  [6]安科瑞企業微電網設計與應用設計,2022,05版.